35亿IPO承销费悬空 保代生存新考验
2012年10月16日 来源:理财周报 点击量:
“以前是辛苦但有钱赚,现在是辛苦没钱赚白忙乎。”排队在审的项目已多达760多家。才过上三年好日子的中国投行正面临着巨大裂变,现在是阵痛期。今天很残酷,明天更残酷,后天会很美好,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。生存考验,上至券商高层,下至底层经纪人,都面临着最残酷的问题。
38家券商投行独家吐槽:IPO压会35亿承销收入无法落袋,待遇降压力升,“说不为钱太矫情”
“以前是辛苦但有钱赚,现在是辛苦没钱赚白忙乎。”排队在审的项目已多达760多家。才过上三年好日子
9月的一个星期五夜晚,湖南长沙某县级政府招待所,老保代A君正一边听着《中国好声音》,一边在电脑前敲着补充材料。
他手上还有一个在审项目,早在今年4月初上报,经过反馈会、见面会和问核等几个环节后,仍在落实反馈意见阶段。他每天习惯性地登陆证监会官网看看有没有IPO审核最新动向,但这一个多月来,他没有得到任何好消息。
“以前是辛苦但有钱赚,现在是辛苦没钱赚白忙乎。”谈到项目,他连连叹气。他算了一下,排队在审的项目已多达760多家。他已经感觉到,才过上三年好日子的中国投行正面临着巨大裂变,现在是阵痛期。
此时,某券商研究所刚毕业两年的B君,正横七竖八地躺在北京某四星级宾馆,他跟着他的团队从南方飞到北京,逐一上门向基金客户们拜票,上午一家,下午两家。晚上一顿饭下来,一家重头基金公司投票热情显然不高,B君的领导果断下令,要重新拜访扫盲点,提高“礼节待遇”。这一天,他们重点推荐的股票又跌了4.13%。
而广州某券商珠江新城营业部的客户经理C君,在400元一个月的城中村租房中,打开网上银行,看着自己所剩无几的账户,终于下定决心离职。这是他有史以来业绩最差的一个月,他费尽心思,只拉来三个新开账户。行业寒冬漫长,他的很多同事已经纷纷离开这个行业。
据上海伟海投资咨询公司统计,今年以来,证券从业人数逐月减少,今年九月,整个券商从业人数是24.66万人,是去年8月以来第一次低于25万人,离开的大部分是经纪业务从业人员。
尽管层次不同,业务不同,但这24.66万人的命运,连结着庞大的资本市场群体利益。
2012年,寒冬。业务萎缩、降薪裁员阴霾下,“变革”和“创新”,成为监管层和券商高层们齐齐呼吁的庞大命题。他们越来越多意识到,这一次,已不是简单轮回,而可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裂变,要么凤凰涅槃,要么继续下沉轮回。
本期,理财周报记者与17个不同业务、不同职位、不同区域的券商人士进行深度交流,论及行业发展,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与思考。
投行老总反思:“经营压力巨大”
券商金字塔尖上的投行精英们,已感觉到秋风萧瑟。
自7月13日以来, IPO审核、发行速度均明显放缓,其间“断档期”长达两个多月。
证监会官网显示,今年以来共有781个在审IPO项目,92家公司处于IPO审核通过但还未发行的阶段。即使按每周发行三只新股的速度估算,92只新股在今年年内无法全部发行。
这92只排队待发行的拟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达587.96亿,中小板创业板占绝大多数比例。若不考虑超募,按6%的平均保荐承销费用保守估计,38家券商35.27亿的承销保荐费目前仍无法落袋为安。
“经营压力太大了。总裁在会上多次强调要加把劲。”国庆后第一个工作日,凌晨一点,某上市券商投行总经理D总仍在某地宾馆加班。
他调侃自己是“农民”,不是春耕秋收,而是看天吃饭,“现在只能靠天吃饭,不是靠才智和能力所能解决的问题”。最近一段时间,让他颇为难受的是,他所在投行IPO项目在会里一直压了好多个月。祸不单行,前段时间,他准备了很久的一个再融资项目因为价格没谈拢搁浅了。
项目积压之下,投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在D总的印象中,以前审核项目8-9个月就够了,现在12个月很正常。以前发行,只要一两个月,现在拖个三四个月都不止。累计算下来,一个项目拖一年半也很正常。
IPO审核速度明显放慢,甚至可以说是几近停滞。预审员也远远不够。据悉,目前主板中小板有预审员20人—30人,创业板预审员只有十几人。这些预审员除了是证监会本身的资深预审员以外,因人手紧缺,还从两大交易所以及各大地方证监局借调。
以创业板为例,目前创业板在审项目有305家,10几人的预审员团队,平均每人要看20个项目,“一个预审员最多要看40家公司,能看多仔细?压力非常大。”
除了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预审员外,大多数预审员都很年轻,不少是刚毕业不久。再大牌的投行大佬,遇到年轻的预审员,也瞬间成了屌丝。“我们都管预审员叫老师,不管他们多年轻。”年过40的老投行D总说,“当然,年轻有年轻的好处,比老预审员少了一些世故,多了一些踏实。”
对投行而言,压力也不言而喻。“我现在最大的压力,是绩效考核和转型。没有项目的话,收入一点都没有。经营压力大,又是上市券商,老板压力很大,给我们的压力也大。”
目前,国内大部分投行均为项目团队包干制,自负盈亏,和公司分成。如果赚得少的话,非但不能给公司分,还要公司倒贴。
D君说,他对每月送报到他手上的投行报表数据非常在意。“照现在这个情形,最多打平。我现在的团队,20几个人,4个保代,每年最保守估计费用也要1500万。但是今年,公司给我们定的考核指标是3000万到3500万收入,压力非常大。”
即便是大投行,日子也过得如履薄冰。“好年份,要保证大家吃好。差年份,要保证大家不饿死。”南方某一家大型投行总经理H也说:“现在最大的压力是经营压力,我每天想得最多的是,怎么把人稳住,业务怎么出来,怎么保证现金流,保证盈利的后续性。”因为业务收缩,他决定今年停止延续几年的大规模校园招聘,“人太多,养不活。”
而去年以来,投行频频发生大规模变动。平安证券、一创摩根、齐鲁证券、中投证券等众多投行人员流失,整个行业看上去非常动荡。
D总说:“每次,我对新员工的培训时候,我都会问他们:进投行到底是为了赚钱,还是为了职业理想?”但他也不得不承认,进入这个人力与资本高度转化的行业,“你说不为钱就太矫情了。”
“我不能理解,为什么很多投行团队看来盛极一时,但最后都树倒猢狲散。”前述大型投行总经理H总也总结,除了各种现实问题,也和投行人的职业信仰和追求缺失有关。
投行格局裂变:保代生存新考验
越来越多投行人意识到:2012年,对只有16年历史的中国投行而言,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。
10月10日,国务院公布最新一批取消和调整的324项行政审批项目,保代注册行政审批将取消,彻底改为注册制。尽管只是取消一个流程,但保代们还是一片哗然。
“这个深刻变化是,保代重要性下降,不再稀缺。保代人数增加(现2226人),加上放开签字,保代的制度红利取消,已经是看得到的了。快的公司,今年就取消保代津贴了,慢的明年也差不多了。”上海一位5年“保龄”的保代说。
一位参与今年保代资格考试出题的老投行人士透露:“题目变简单了。今年,协会领导已经明确和我们打招呼了,意思很清楚,不要搞太难,要提高通过率。说白了,以后保代资格考试会变成级别更高一点的从业资格考试。接下来应该是逐步放开,发展到一年三四次也可能。”
几人欢乐几人愁。对老保代而言,以往的资格待遇降低不说,因为已形成思维定势,再学习新业务、转型都有难度。但对于刚踏入投行的新人而言,这未必是坏事,投行收入差距或将减小。
前述上海保代认真地估算了一下自己今年的收成:“今年我们已经降了两次薪了,主要是降津贴,合计降幅应该有30%以上。我2010年出了3个项目,一个我签字的,另两个是我负责的。2012年就一个首发,一个并购,还被否了一个。”
尽管保代待遇降低,压力和风险却比以往更重。D总做了一个总结:“现在报了几百个项目,质量良莠不齐。现在撤项目的往往是大券商。很多不咋地的项目,他们都往上报。因为大券商保代多,按团队模式运作,自负盈亏。要赚钱,项目必须出来,所以,很多保代会把一些质量稍差的项目也提前报,报上去,碰一下运气,存在侥幸心理。”
据理财周报统计,目前终止/中止/暂缓审核数量最多的是招商证券(微博)(10.52,0.00,0.00%)7个,中信建投6个。招商证券撤回比例为7/47,中信建投撤回比例为6/50。撤回比例最大的是民生证券,22个在审项目,5个撤回。
而H总则比以往更加谨慎了。“撤回项目,更多是经营业绩产生变化,要补充报表和其他材料。我们每一个上报的项目都要经过董事长签字,短斤缺两的项目不敢往上报。”
现在,H总对公司上报的每一个招股说明书都认真看,“一些我看不懂的企业模式,我一定会到公司现场看看。我们有几百个客户,凡是报到会里的,还有一些还在辅导期的,我都会到现场看看。”
作为特定历史阶段产物,保代职业兴衰寓意深刻。中国投行兴替,必须放在16年的历史纵深中看。整体而言,中国投行经历了春秋战国、三国两晋、南北分治、五代十国这四大阶段。
最早阶段是2000年以前,春秋战国“指标制”时期。市场初创,投行机构在很小的空间内激烈争夺。彼时,上市公司数量少,IPO被行政控制和行政分配。
第二阶段是2000-2005年,三国两晋“通道制”时期。2001年市场实行了通道制,每个公司同时报会项目最多只能有8个,投行项目申报受到极大的限制,整个行业业务量都被急剧压缩。但2003年的保荐制度、2004年中小板开板、2005年实行股改,为后面一级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第三阶段是2006年-2011年,南北分治“保荐制”盛行时期。一级市场前所未有爆发,各大投行都有肉吃。北方券商以承做大型国企为代表,南方券商以承做中小民营,上海券商定位不明晰。保荐制,一度让保荐机构处于“准甲方”的地位。中国上市2000多个企业,有一半左右是在这一时期IPO。
第四阶段从2012年开始,进入混乱五代十国时期。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、市场格局不断变化,保荐机构回归“乙方”本质。所谓“汉唐盛世”,仍需时日。
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当前投行并没有回归综合金融产品设计者和承销者的本质。
目前,投行高度局限于IPO格局,产品结构过于单一,把投行“做小了”。除了IPO、增发、配股以外,投行的收购兼并、私募融资、债券发行、场外交易、市值管理、大宗交易、过桥贷款等业务还没有做起来。
“这几年的好日子过舒服了,大家很少去反思。现在低迷正是反思的时候,包括投行人员和监管层。并购、债券松绑时代来临,接下来又要淘汰一批投行。”D总说,“但整体来说,投行还是个朝阳行业,只能顺应潮流。”
而金融猎头公司上海浩瀚咨询执行总监夏秀华告诉理财周报记者,市场人才需求发生了改变。目前,最抢手的券商人才是投行债券人员和资管人员,保代热早已降温。
经纪:“明年上半年最艰难”
对那家自己已效力长达4年的券商,经纪业务客户经理C君爱恨交加。他已经连续几个月只拿到1200元的基本工资和少量的绩效工资。同事一个个选择离职。就在他递交辞职信的前两天,上证指数盘中创下了1999.48点的历史低位。
他已经记不清楚,领导第几次语重心长了:漫长熊市后一定会低谷反弹,稍安勿躁。而他已经失去了信心。而深圳某知名营业部总经理,不顾刚刚动完颈部手术,火速赶回一线,安抚低落的投顾和客户经理们,还有渐渐失去耐心的众多大户们。
据wind资讯统计,今年前9月,A股成交额24.5万亿,比去年34.6万亿的交易额,缩水了29.2%。今年五月以来,上证指数一路暴跌,一度在2000点附近徘徊。
“去年整个行业佣金收入680亿,今年上年年250多亿,估计全年也就四五百亿左右。”上海证券分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黄华估算,“佣金收入还会进一步下降,换手率和佣金率这两指标都还会进一步下降。现在A股市场换手率30%左右,还是偏高。”
除了市场环境以外,经纪业务还面临着监管环境的变化。今年上半年出台的券商创新征求意见稿,公布了11项新政,允许券商探索网上开户。
“这个政策现在还没有实施,一旦实施,会进一步的冲击券商,尤其是区域性的券商,以前开户人必须要营业部现场,如果取消了这个限制,网上就可以完成,一些区域性券商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佣金战还会更加激烈。”黄华说。
黄华判断这远不是最困难的时候,“明年上半年,应该是券商经纪业务最困难的时候,还将进一步下滑,券商的财务压力更大,因为转型和新政实行需要时间,日子会更痛苦。”
券业的残酷也不言而喻。市场不断波动,一批批寻求职业发展的年轻人来了,走了,又来,再走。“我早就已经习惯了。优胜劣汰,留下来的都是经受考验的。虽然很残酷,但符合市场生存法则。”深圳民田路一营业部老总说,他看多了股市起伏,亦看淡了人事变迁。
而“变革”这种词往往只有到绝境,才真正被当回事。越来越多人清醒地认识到靠天吃饭的投机性和不可持续性。
多名券商高层人士均提出,拯救经纪业务的机会在于,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,不再仅仅面对七八千万的股民,而是五六亿的有财富管理需求的人群。
传统的通道业务已经无法养活一线人员。营业部未来的出路,更多作为渠道,不仅仅提供通道业务,更重要的是提供各种投资理财产品服务。
“券商应该成为资产管理的主流机构,但现在被边缘化了,这是不正常的。”黄华认为,券商比近年迅猛崛起、最为灵活的信托,在营业部渠道和研究能力上具有优势。“现在监管放开,信托50%的业务,券商都能做。接下来,这个比例还会更大。”
打通全产业链难在哪里
券商到了最惨的时候吗?
此时的券商,与2004年前的券商,已经不可同日而语。一批券商已经上市,即使未上市券商,也因股东重新认识券商的价值而加大投入,获得了较充裕的净资本。目前,17家上市券商,7家在2007年以后上市。
17家上市券商,单是银行利息,便可以缓解券商的财务压力。今年上半年,17家上市券商平均利息净收入2.6亿,占平均营业收入的14.41%。最典型者,2009年底完成增发的国元证券、2010年底上市的山西证券近1/3的营收来自利息收入。
也即是说,券商仍未到达最惨的临界点。一个最直接的指标是,目前,没有任何一家券商主动要求合并,说明券商日子仍能撑下去。
保代们的预期是,没有了超额收益,收入仍然不错;不少研究员们的预期是,只要券商母体愿意供养,选票远比分仓收入重要;资管职员更是踌躇满志,因为今年以来,监管放开最大的就是资管业务,全行业一半以上的创新集中在资管;经历过破千点低谷的券商大佬们也还算淡定。
现在,每一个券商高层言必谈创新和放开监管。从投行到经纪业务,从资管到研究所,从融资融券到新三板。更本质的是,打通内部各个业务链,管理学术语为“全产业链模式”,实质为打通券商内部各个业务板块,资源贡献,产生整合效应。
但直到目前为止,创新业务对各个券商的盈利贡献非常有限,更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倡导。“很多人对创新的理解很片面,他们只满足于一个新名词的出现,一个新业务的改变。其实,创应该是对现有的全方位的改变。”此前,南方某大型券商高管如此评价券商创新。
在上海一名资深券商研究人士看来,创新业务并未达到预期,可能与“动力”不够有关。“现在还不到券商们憋足劲创新的时候,因为日子还可以勉强过下去。现在的本质不是创新,还是行政垄断。市场结构、券商公司治理严重不合理阻碍了创新。”
“全产业链是充分竞争市场下的产物,只要还有未消耗尽的行业垄断利润,券商们就没有动力去拼命变革,只有少数有远见的券商才会提早布局。”
关注财星教育官方微信,关注你的未来:
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培训班 热招中......
|
|||||
培训班类型 |
课时 |
价格 |
招生简章 |
报名 |
|
2013年新版协议保过课程 |
60学时 |
¥880/科 |
|||
2013年新版钻石保过课程 |
60学时 |
¥4800/科 |
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保过班 热招中...... |
|||||
课程名称 |
讲师 |
课时 |
价格 |
报名 |
试听 |
证券基础知识 |
蔡老师 |
30 |
¥365 |
||
证券交易 |
周老师 |
30 |
¥365 |
||
证券投资分析 |
周老师 |
30 |
¥365 |
||
证券投资基金 |
魏老师 |
30 |
¥365 |
||
证券发行与承销 |
周老师 |
30 |
¥365 |
- 还没有任何项目!